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首页 > 备考资料 > 小学资料 >

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班级结构

2023-12-26 16:43:09
中师华图

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1.正式组织

班级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群体,它反映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的需求,在结构上存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班级是由学生组成的正式组织,旨在实现班级组织的公共目标。这是一种制度化的人际关系。每个班级组织都有工作目标,都要建立根本班级分工的组织机构。

我国中小学班级的正式组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对全班负责的角色,即班干部;

第二层是对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

第三层是只对自身的任务负责的角色,即小组一般成员。

正式组织结构与学校组织结构基本一致,基本都是金字塔形。正式组织大多是预先决定好时间、场所和活动内容,要求班级每一位成员接受。

2.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源于班级组织的个人属性层面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与活动中基于成员间的需求、能力、特点的不同,从个人的好感出发而自然形成的。作为个人属性的需求,往往要求安逸。它没有定员编制,没有明确的组织形态,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强调的是情感的沟通和非正式的互动与交往,它的行为方式是比较松散的、非规范性的。

(1)学生的这种非正式组织有四种类型:

积极型。这种群体的价值目标与班级正式群体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是班级正式群体的补充。例如,学生自发组织的文艺活动小组、公益活动小组、体育活动小组等。

娱乐型。同学们由于情绪上的好感或消磨课余闲暇时间的需要而聚集在一起,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玩好、有趣。这些小团体有时格调不高,甚至庸俗,但他们却感到了满足。

消极型。这种群体会自觉和不自觉地与班主任、班委会发生对立,如破坏纪律、发牢骚、不参加集体活动等。

破坏型。这类群体已经游离出正式组织,他们没有是非善恶标准,凭借一种所谓的江湖人的欲望、勇气和胆量而所为,常常对班级组织产生破坏甚至震慑作用。

(2)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①非正式群体对成员的作用

第一,凝聚作用。非正式群体是根据各个体的意愿自由聚集而成的小群体,反映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这种凝聚是必要的。

第二,控制作用。非正式群体内部有着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每个成员都默守着不成文的规范,潜在地控制着群体成员的行为。违反者就会受到冷遇、孤立、甚至惩罚。

第三,互助作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能开展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互帮互助。

第四,信息作用。每个学生与成年人一样,都生活在信息世界之中。除了正式渠道的信息外,非正式渠道的信息补充也常常是必不可少的。如竞赛评委的倾向、升学志愿的选择等等。非正式群体就具有灵敏的信息交换和传递作用。

第五,准备作用。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提供了一种微型的社会人际环境。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能使学生获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事的经验,对学生未来时社会生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准备过程。

第六,补偿作用。非正式群体是在正式群体或组织不能满足成员需要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它的活动往往是有针对性的,以补充组织活动的不足,让成员满足在组织中不能满足的需要。这方面的需要主要是归属需要、交往需要。不过,非正式群体的补偿作用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要依其补偿的具体内容而定。如果补偿的是消极的东西,那补偿作用无疑是消极的。反之,是一种积极的补偿作用。

第七,同化作用。非正式群体成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活动之后,各自在言行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逐步减小,共同语言、共同习惯、共同行为等越来越多,这便是非正式群体同化作用的结果。潜藏在这种现象之后的本质的东西是群体压力、群体规范等。而某个方面的同化一旦完成,客观上又加强了非正式群体压力,充实了非正式群体规范,使非正式群体行为更趋于一致。至于同化作用是否与组织利益一致,则要看同化方向与组织目标方向的契合程度,契合度越大,非正式群体的同化作用与组织的意图越统一;而契合度越小,两者越背离。

第八,激励作用。非正式群体往往是其成员行为的激励者。这是由各个成员感情上的融洽,认识与行为上的一致性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激励和支持某个成员的行为,就是肯定该成员本身。因此,非正式群体通常成为其成员的靠山,使之满怀信心地行动。当然,这是以其成员的行为与非正式群体本身利益一致为前提的。至于这种作用对组织的影响,因事而异,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则是消极的。

②非正式群体对组织的作用

第一,参照作用。非正式群体的特殊本质及活动的多样化为组织灵活调整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参照。其主要参照有:非正式群体越多,活动越频繁,越表明组织在满足成员需要上有较大缺陷;大多数非正式群体与组织有对立情绪,活动目标针锋相对,这很可能是组织内部有一些弊端,如领导人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分配不公等。如果非正式群体对组织敬而远之,那有可能是组织的领导者打击报复,暗害他人,等等。总之,非正式群体能从一定侧面为组织提供信息,如果以这些信息为线索,有关领导认真检查自己,可能会发现自身的问题。

第二,辅助作用。非正式群体是存在于组织之中的,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辅佐组织开展工作。这些条件主要有:当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且非正式群体凝聚力较强时,非正式群体可维持组织内部的安定。当非正式群体充分理解并积极支持组织时,非正式群体可以代替组织完成部分管理工作,以致组织的管理人员无须事必躬亲。甚至组织遇到管理上的困难时,也可通过非正式群体的领袖排忧解难。当然,这需要组织能适当授权。组织授权有时能引起非正式群体成员尤其是领袖人物的振奋,以至。感恩图报”,支持组织,并借助各种非正式的关系或渠道贡献力量,为管理者分忧,颇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情调。如此可弥补管理者能力的缺陷。可见,非正式群体对组织可以反对也可以合作,可以抵制其工作,也可以帮助其工作。前者易如反掌,后者难。关键在于组织管理者们的胸怀与能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
相关栏目
考试资讯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面试方法 更多>
每日一练 更多>
教师资格公告 更多>
考试动态 更多>
教师备考资料 更多>
教师试题资料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